首页 动态 艺术 产业 生活 文化视窗 网上博览馆 影视院线 帮助

文化资讯

文化栏目: 文化资讯 专题报道 艺术大家 本网活动

沈阳故宫院藏珍宝展 百年前清宫婚礼用瓷

发布:郑宏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1-18
  带有喜鹊、梅花图案,寓意有“喜鹊登梅”“喜上眉梢”之意的“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大碗”“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盘”等嘉礼美瓷亮相沈阳故宫敬典阁,和观众朋友们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也让我们得以了解百年前清宫婚礼用瓷啥样。
 
  沈阳故宫院藏珍宝展上新
 
  带您了解百年前清宫婚礼用瓷
 
  1月16日,记者从沈阳故宫博物院了解到,日前,沈阳故宫院藏珍宝展展品更换,“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大碗”1个,“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碗”1个,“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盘”2个、“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羹匙”1个以及“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茶盅”2个等同治帝大婚用瓷展出。
 
  沈阳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出的瓷器均为同治帝大婚用瓷,即嘉礼用瓷。其中,“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大碗”内为素白地,口沿、足沿均描金,碗外壁为黄地,满绘粉瓣、绿蕊梅花,梅花枝间飞翔着喜鹊;碗底部为高圈足,底内有朱色楷书“同治年制”4字2行款。“清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羹匙”边沿描金,匙里黄地,满绘粉瓣、绿蕊梅花,花枝间飞翔5只喜鹊;匙底面为白地,在左、右和前部绘有三组粉彩花卉,匙底有朱色楷书“同治年制”4字2行款。
 
  展出瓷器为黄地粉彩瓷器
 
  其创烧于雍正时期
 
  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廷选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并于同年九月十五日举行帝后大婚,大婚所需物品繁多,瓷器更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务府档》记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奉文赔补的‘十四份和九项花色’,共计10072件大婚礼用瓷完成。”大婚用瓷多以彩色为地,尤以黄色地彩绘瓷数量最多,有黄地蓝彩、黄地绿彩、黄地红彩、黄地多彩等,本次展出的大婚用瓷均为黄地粉彩。
 
  黄地粉彩瓷创烧于雍正时期,多为清朝帝后御用。作为多色彩为地的“彩上彩”,黄地粉彩的烧造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先烧制出白釉素瓷,施黄色地后再在黄色地上彩画,且需要反复入窑,多次烧制才能完成。《江西巡抚刘坤一为重新烧造同治皇帝大婚瓷器奏折》中记载了工艺的难度,“前次添造大婚礼瓷器,件数既多,填黄尤非素习,彩画事在釉后,颜色易于鲜明,填黃又在彩画之后,花间隙地,均须密填,轻重难期匀称,花色每为黃釉侵盖。加以窑内火逼烟熏,釉轻则露地,釉重则含包……非敢掉以轻心”。
 
  绘以喜鹊和梅花
 
  有“喜鹊登梅”“喜上眉梢”之意
 
  展出瓷器的主纹饰均为明黄色地,绘以喜鹊和梅花。喜鹊,古称“乾鸟”,也称“报喜鸟”,早在唐代就被定义为吉祥之鸟,多以喜鹊寓吉祥之事。
 
  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自古有着坚韧不拔之意,更因梅瓣为五,又有“福、禄、寿、喜、财”五福的吉祥寓意。喜鹊与梅花相结合,构成“喜鹊登梅”的传统吉祥纹样,因梅与眉同音,又以喜鹊登梅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喜在眼前”。
 
  “新春将至,沈阳故宫博物院选取这些吉庆、祥瑞氛围的文物进行展出,祝愿大家万事顺意,好事连连!”该负责人说。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