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冯大中叙事诗《草堂移梅》
◎文/元凯
大中先生酷爱山石、池水和绿植。在他的名曰“草堂”的院子里,不仅有名山巨石、青苔细卵,还有绿池红荷、小桥流水;不仅有雄岩劲松、柔姿翠竹,还有应季果树、傲雪腊梅。
植物中,冯先生犹喜梅,曾写诗“宿心还是故园好,梅竹诗意得安愉”。
梅以品格高洁、坚强、谦逊而称世,严寒中,开百花之先,领天下而春。毛泽东誉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正是大中先生喜梅的缘故。
冯先生赏梅、画梅、咏梅。在他画室外的走廊里,种了多盆梅枝,花色有白有红。但他仍觉意犹未尽。
2017年冬,大中先生不远数千公里,专程去安微寻梅,终于在一农家看到一棵型状犹佳,干粗叶茂,花色水红的梅树。冯先生甚喜,当场订下了这棵梅树。
2018年秋,这棵梅经2000多公里的奔波,终于,连盆池带胎土一并移至本溪“草堂”。经几番选定,最后落户到草堂底层室内大厅的天窗下。
不料,历经冬、春、夏,此梅因生虫而叶衰枝枯,冯先生极为忧伤。于是,下决心在新冬来临前,移梅至室外,栽至青竹旁。
古人喻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花与青竹为伴,珠联璧合,但愿朽去新出,红梅绽放。
大中先生闲暇时喜读诗、研诗、作诗。他曾说自己:画画是专业,书法是业余,作诗是票友。其实,冯先生是颇位有成就的诗人,尤其是写叙事诗的高手。他是的叙事诗言之有物,嚼之有味,品之有趣。
让我们一起分享大中先生的叙事诗吧——
《草堂移梅》
草堂梅叶近生虫,
使我忧怜树葱茏。'
树大枝长喜雨露,
盆栽屋养难适应。
本当随性山中茂,
任尔天寒风雪重。
因爱梅花学古趣,
不辞千里远移中。
事与愿违多忙碌,
夏去叶蔫渐不荣。
我欲移梅屋外去,
方能救得树重生。
喊号齐呼抬起走,
抖擞精神意气冲。
修根喷药兼输液,
芳姿还映月朦胧。
梅为百花春翘首,
爱者古今吟不穷。
文人雅士能诗画,
寄意弹琴惊碧空。
孤鹤寒亭愁寂寞,
七贤豪酒啸英雄。
画梅妙手波推涌,
淘漉承傳各不同。
御苑宫梅呈贵气,
村溪老树野逸容。
倚崖独卧浑如虎,
临水繁勃欲作龙。
神遇骋怀结高士,
云移斗转显真情。
尚期老干苍苔绿,
待赏新枝嫩蕊红。
不求贵气求疏淡,
小院竹梅惬意浓。
——冯大中2019.08.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