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艺术 产业 生活 文化视窗 网上博览馆 影视院线 帮助

剪纸

文化栏目: 书画 制作 曲艺 雕刻 剪纸

“剪”出来的民间艺术

发布:Knightley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16
       方正剪纸”是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也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2008年6月,“方正剪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倪秀梅出生于黑龙江省方正县,自幼受母亲影响与剪纸结缘,一直潜心于艺术创作与研究,至今已经四十余年。剪纸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创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源自对于生活的思考与生命的感悟。所思所悟,倪秀梅以剪刀为媒介,呈现出一幅幅富有灵韵的作品。题材无分大小,每年她都会进行生肖剪纸的创作,今年也不例外。以丁酉年为主题,倪秀梅创作出“百鸡图”又名“大吉大利”系列作品。“鸡”与“吉”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光明与吉祥,提起“鸡”很容易联想到非常多好的寓意。最初她是想创作十二枚形态各异“鸡”的图案,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实际数量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远远超出了预期,目前粗略估计共有百幅左右作品。
 
       在创作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作品期间,倪秀梅也曾遇到过瓶颈。为寻找新素材和创作灵感,她放下画稿,前往养鸡场,用一天的时间专门拍摄鸡的照片,记录下它们各种各样的动作,回到家仔细端详、揣摩,曾经困惑的问题迎刃而解。她深有感触地说,到养鸡场之后,感觉豁然开朗。还是要多观察生活,才能创作出更为丰富的作品。
 
       倪秀梅把“鸡”的图案简洁化,以互动授课的形式,教花园小学的学生们剪纸,让孩子体验剪纸所带来的乐趣。并且告诉孩子们明年是鸡年,以及“鸡”所包含的寓意。“将传统剪纸艺术带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多接触,同时也能留下美好的记忆。”她说。
 
       她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项目传承人以及从事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进行宣传、亲力亲为,同时也肩负着将技艺传承下去的重任。
 
 
 
       倪秀梅说:“从我本身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一块,每年要搞展示、展演,也编成教材。教材的形式能让不管多大年龄的人都能接触到剪纸的技法、剪法。”除了编写教材、进校园,倪秀梅也走进社区进行授课。从几岁的孩子到耄耋老人,通过接触,倪秀梅切身感受到民众对剪纸很感兴趣,这样的社会氛围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多次参加过上海、深圳等地的重要展览,而且,还将“方正剪纸”推广到了海外。至今,倪秀梅已经受邀赴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参加过展览。
 
       她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悄悄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于它们的认识也在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靠少部分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所有人、整个社会共同进行保护、传承、挖掘、整理。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