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

图片[1]-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图片[2]-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喻国玮,号渔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画院卢禹舜院长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联、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图片[3]-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图片[4]-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喻国玮:暮色苍穹下的莽原诗境

文/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古以来,以山水作为视觉意象表现地域风光、文人心象和社会演变,是历代山水画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近百年以来,如何将传统笔墨与现代图式结合起来,如何以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结合当代题材、契合时代精神的视觉情景,以呈现一种崭新的山水样式,成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家的共同追求。作为从辽河大地走出来的东北籍山水画家,喻国玮身上始终凝结着一股强烈的地域气息,同时以作品展示着不断演进的时代精神。

图片[5]-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苍莽 2019年10月 67x92cm

图片[6]-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山溪桃林 2022年 220X68cm

喻国玮山水作品常常显现出一种苍莽浑茫之气,特别是在笔墨、色彩和章法之中流露出独特的英雄主义气质和理想主义情境。同时,喻国玮尤其擅长在山水笔墨中表现富自然界的动态情景,经常使用某些特殊技法来强化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独特的审美意境;他在继承恩师宋雨桂的风格技法之后,以较为浓烈的山水情境和自然语言衍生出了新的探索与尝试,这些特点都明确而典型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例如作品《听涛》(2011年)和《海韵》(2017年),呈现出画家主体如何在自然境界中表现精神世界的紧张与松弛、平静与跃动的微妙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一位山水画家的不懈努力与独特追求。在我看来,喻国玮的山水作品具有以下三个艺术特点:

图片[7]-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春雨过后花献艳 2020年4月 75x75cm

图片[8]-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洒脱 2017年8月 29x70cm

第一,作为一位十分重视和追求造境的山水画家,喻国玮在艺术创作中尤其敢于用色。他经常运用笔质的皴擦将浓烈而艳丽的对比色进行交融表现,从而在色彩关系上形成了一种洗尽铅华、绚烂静美的独特境界。由此,喻国玮又将山水文化中仁智之乐的伦理观念和精神蕴涵相互结合,体现了他在创作中融入关于社会和家国的思考的问题意识。

图片[9]-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凤凰涅槃 2023年 180X90cm

图片[10]-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霞瑞 2015年5月 62x74cm

第二,在表现山水动态的皴法中,喻国玮一方面直接承袭了宋雨桂动态山水的笔意和技法;另一方面诸如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等近代山水画名家大师的艺术风格也在他的表达语言和特殊情境之中有所融创。与此同时,他在构图形式上追求的“满”“阔”“实”等艺术特征,不仅体现了北方山水的显著特征,而且彰显了笔墨精神与色彩感受之间的交织关系。

图片[11]-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高山流水 2011年6月 122x42cm

第三,在喻国玮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动感和扑面而来的力量感。例如他非常擅长在山水物象中呈现斑斓绚丽的光影效果,可见李可染桂林题材山水画中的技法对他亦有所影响。如在作品《暮归》中,喻国玮以俯瞰的视角去展现黄昏之际荒野中的劲草,反映了他对于悲怆诗意的浪漫追求和深沉体味。

图片[12]-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广阔天地 2019年3月 68x68cm

整体来看,喻国玮尤其喜欢描绘暮色天空下的莽原劲草,追求一种弥漫于辽阔大地中的野趣,以独特的精神境界展现了画家个体对于社会和自然的理解与智慧,能够将鲜活的诗性与自然的物象恰切地契合起来,尤其是将“劲草”这一物象放置在当代山水绘画的发展情境之中,体现了喻国玮以现代都市画家的姿态与视角对自然境界探索与研究。

图片[13]-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红色艺履 2021年4月 65x45cm 写生作品

此外,喻国玮在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艺术语言,如墨色之间的互溶互破、干湿浓淡的微妙变化、画面中的满与空的布局策略、以书入画的金石趣味追求等。喻国玮在山水画中对于诗意的表现有着新的领悟和思考,包括作品中常见的自作题跋,展现出当今题跋文化相对缺席的时代,喻国玮做出的难能可贵的思考与尝试。

图片[14]-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鸥伴浪湧抒豪情 2020年7月 60X52cm

作为一位东北籍的山水画家,喻国玮致力于表现宏阔的大山大水,即使是在小品式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其家乡辽宁营口一带独特的地域地貌特征和自然山水气息,由此可看出喻国玮的山水创作以富有针对性和在地性的实境山水作为蓝本,同时体现了他对乡土家园的深情与热爱,更寄托了画家关于天人之际的追求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探索。

图片[15]-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晴雾都沉 2023年 145X120cm

总体来看,喻国玮的山水绘画显露出一种粗砺而博大、混沌而静美的艺术境界,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喻国玮的艺术之路仍在继续行进和不断发展,期待他在未来能为画坛贡献更多高水准的新作、佳作、力作。

图片[16]-艺术个案研究|喻国玮:“笔墨绘山河”-东北文化产业网【官网】

日出芦海云遮半 2020年2月 140X71c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